婴儿麻疹病的护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专业的护理要点: 发热护理 婴儿患麻疹通常会伴有发热症状。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可每隔1 - 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当体温在38.5℃以下时,一般优先采取物理降温方法。比如,可解开婴儿衣物,利于散热,但要注意室内温度适宜,避免着凉。同时,用温水浸湿的毛巾轻轻擦拭婴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每次擦拭时间可在10 - 15分钟左右,擦拭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若体温超过38.5℃,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退热药物,严格按照医嘱掌握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不可随意增减。 皮肤护理 麻疹会导致婴儿皮肤出现皮疹。要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轻轻擦拭身体,擦拭时要避开皮疹部位,防止擦破皮疹引发感染。穿着的衣物应选择柔软、宽松、透气性好的纯棉材质,减少对皮肤的摩擦。若婴儿因皮疹瘙痒而烦躁不安,可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适当使用一些止痒的外用药物,但要注意避免婴儿搔抓皮肤,必要时可给婴儿戴上小手套。 眼部护理 麻疹可能引起婴儿眼部不适,出现结膜充血、流泪等症状。需用生理盐水或干净的棉球蘸取适量温水,轻轻擦拭婴儿的眼睛,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方向擦拭,清除眼部分泌物,每日可进行3 - 4次。擦拭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眼部组织。 口腔护理 患病期间婴儿口腔可能会出现黏膜斑等情况。可在每次喂奶后或进食后,让婴儿喝少量温水,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若口腔炎症较明显,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宜的口腔护理药物进行涂抹或漱口等操作。 饮食护理 保证婴儿营养供给充足对于病情恢复十分关键。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坚持母乳喂养,母亲要注意自身饮食均衡、营养丰富。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要按照平时的喂养习惯合理喂养奶粉,可适当增加喂奶次数,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胃肠负担过重。当婴儿病情允许时,可逐渐添加一些易消化的辅食,如米粉、蔬菜泥等,以提供更全面的营养。 隔离与环境护理 麻疹具有传染性,确诊后应及时将婴儿隔离,避免与其他健康儿童接触,防止疾病传播。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至少2 - 3次,每次通风时间在30分钟左右,但要注意避免风口直接对着婴儿吹。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2 - 24℃,湿度在50% - 60%,可使用加湿器等设备调节湿度,为婴儿营造一个舒适的康复环境。 总之,对患麻疹病的婴儿进行精心、专业的护理,有助于促进其病情恢复,减轻不适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