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
就诊科室:
相关推荐
PMA诊断下运动神经元病变EMG有何特征?
PMA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类型,在PMA诊断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EMG特征有静息状态自发电位、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改变、募集电位异常、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慢、不同部位肌肉受累等。1.静息状态自发电位:在肌肉放松状态下,可出现纤颤电位、正锐波等自发电位。这是由于神经支配丧失后,肌肉纤维失去神经调控而产生的异常电活动。2.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改变: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这是因为随着神经细胞的变性、死亡,存活的神经元会通过轴突侧支芽生重新支配失神经的肌纤维,导致一个运动单位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增多,从而使MUAP波幅增高及时限增宽。3.募集电位异常:随着病情进展,肌肉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数量减少,表现为募集电位呈单纯相或混合相,而非正常的干扰相。即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减少,电位发放稀疏。4.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通常正常,因为感觉神经一般不受累。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早期可正常,后期可能因轴索损害出现轻度减慢,但一般不如脱髓鞘性病变明显。5.不同部位肌肉受累:在多个不同肌肉检测时,可发现广泛的神经源性损害表现,不仅局限于某一块肌肉或某一神经支配区域,可累及四肢、躯干等不同部位的肌肉。检查前需向患者充分解释检查过程,缓解其紧张情绪,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检查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保证电极放置准确。若患者有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应避开相应部位。检查后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轻微不适,如局部皮肤疼痛等,一般可自行缓解。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不能仅凭EMG确诊PMA。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运动神经元病ASO疗法临床试验进展如何?
运动神经元病ASO疗法临床试验进展有诺西那生钠、Tofersen、Biib078、Wve-004、AMX0114等。1.诺西那生钠:获批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通过鞘内注射给药,可使外显子7在剪接过程中被保留,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其安全性及疗效较好。2.Tofersen:2023年4月获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SOD1基因突变所致的ALS,能降低血浆突变型SOD1蛋白和神经丝轻链浓度,有延缓疾病进展趋势。3.Biib078:靶向c9orf72基因,临床1期试验中,患者耐受性良好,但病症有加重趋势,试验终止。4.Wve-004:针对c9orf72基因,临床前研究有成果,但临床I/II期试验未体现临床症状改善,试验终止。5.AMX0114:靶点为钙蛋白酶-2,2025年1月,FDA解除对其第一阶段临床试验的暂停,Amylyx预计在2025年获得LUMINA的早期数据。患者要如实告知医生病史、过敏史等信息,严格按要求接受检查和治疗,如鞘内注射等给药方式。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出现不适或异常及时反馈。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和生活习惯,配合医生完成各项评估。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肌电图检查痛苦吗及对运动神经元病诊断如何?
肌电图检查是否痛苦取决于检查时间是否较长,持续的刺激和操作可能会使不适感有所累积,增加痛苦的感受。但总体来说,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尽量控制刺激强度和时间,以减少患者的不适。肌电图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作用有特征性改变、定位诊断、病情评估、鉴别诊断、早期诊断等。1.特征性改变: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肌电图通常会出现特征性的表现,如广泛的神经源性损害,包括纤颤电位、正锐波等失神经电位,以及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多相波增多等,这些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2.定位诊断:可以确定病变累及的部位,是脊髓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还是神经肌肉接头等,帮助判断运动神经元病的类型,如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肌萎缩等。3.病情评估:通过定期复查肌电图,能够观察病情的进展和变化,了解神经肌肉损害的程度和范围,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4.鉴别诊断:与其他可能导致肌肉无力、萎缩的疾病相鉴别,如颈椎病、腰椎病、周围神经病等。因为不同疾病的肌电图表现各有特点,有助于排除其他类似疾病,明确诊断。5.早期诊断:在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当临床症状尚不典型时,肌电图检查可能已经能够发现异常,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争取治疗时机。检查前需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有心脏病尤其是安装心脏起搏器者、传染病等病史,以及正在服用的药物。检查前一天要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检查时要放松心情,配合医生指令,如肌肉放松、收缩等。检查后针极肌电图部位可能有轻微疼痛或出血,按压片刻即可,避免当天沾水以防感染。若检查后出现不适持续不缓解,及时告知医生。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中药有哪些
没有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中药,运动神经元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中医治疗、呼吸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建议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调整饮食: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遇到吞咽困难等症状。建议平时多吃流质或软食,如汤、粥等,避免干硬或碎屑食物,减少窒息风险。
2、改善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能力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维持肌肉功能和关节灵活性。
3、中医治疗:可以遵医嘱应用丹参、川芎、桃仁等中药,起到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4、呼吸治疗:呼吸支持:可以遵医嘱通过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等方式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5、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巴氯芬片、托吡酯胶囊、利鲁唑片等药物。
朱爱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相关专家

刘虓岭 主任医师
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
中医

宣志华 主任医师
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
中医男科

张越颖 主任医师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中医科

黄运绥 主治医师
临湘市人民医院
中医科

李研霜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