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治疗方法有哪些? - 健康23网
发布时间:2022-10-15

酒渣鼻治疗方法有哪些?

酒渣鼻是发生在鼻部的病变,后期会蔓延至鼻部周边,甚至面中部,如有需要,可以在采用激光及光子治疗的同时,对面部的雀斑、肤色较黑及细嫩欠佳等色素沉着情况进行改善,如雀斑治疗、皮肤美白术、嫩肤等。酒糟鼻危害容颜,医学上对其早有研究,并且已有定论,认为:酒渣鼻的产生根在螨虫。日常中过多饮酒和过食辛辣**性食物,就会造成肺胃积热上蒸,邪热瘀结在呼吸和消化系统最顶端的鼻部,形成湿热的局部环境,导致螨虫滋生。滋生的螨虫不断**、侵害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扩张,产生红血丝,在鼻端潮红不退;螨虫寄生在毛囊内**油脂分泌,造成毛孔阻塞,加上螨虫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复合毒素感染,使鼻子上长出丘疹和脓包,严重的还能造成皮脂腺和结缔组织增生,产生肥大的鼻赘。酒糟鼻就这样产生了。

临床上,酒糟鼻可分为三期:红斑期、丘疹脓疱期、鼻赘期。酒渣鼻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四类:外科疗法(皮肤磨削术、切割术)、物理疗法(激光、光子)、中医和西药疗法(口服和外用)。酒渣鼻的治疗可针对不同时期,进行不同方法的联合治疗,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酒渣鼻外科疗法

皮肤磨削术治疗酒渣鼻

皮肤磨削术是治疗酒渣鼻的常见方法之一,酒渣鼻所侵及的皮肤深度在2mm左右,通过磨削器械对鼻部表皮和/或真皮浅层进行可控制的机械性磨削,即可去除鼻部异常皮肤。磨削后,鼻部创面愈合时,可改善皮肤表面的病理变化,使皮下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重新排布,残存的皮肤附属器,如皮脂腺等会迅速形成新的表皮,只要未磨削到网状真皮层,创面几乎不会留有瘢痕。若皮肤磨削术与切割术、冷冻技术联合应用治疗酒渣鼻可取得更好的效果。术后1-3天可能有清血渗出,可注意更换纱布即可,同时使用抗生素3-5天,10天左右去除外层敷料,内层敷料一般于10-14天自行脱落。术后创面愈合后,2周内可能出现潮红后色素沉着现象,一般在2-6个月后可恢复正常色泽,也可服用适量维生素c加以预防。如需多次磨削,每两次磨削的间隔时间一般为3-6个月。

切割术治疗酒渣鼻

中晚期酒渣单靠药物难以达到治疗目的,酒渣鼻切割术主要针对中晚期酒渣鼻,该方法可以破坏并切断扩张的毛细血管及增生的皮脂腺和纤维结缔组织,削去过厚的鼻部赘生物,使毛囊上皮细胞再生,创面愈合后,即可形成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表皮,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术后5-7天凡士林纱布可自行脱落,创面结痂愈合,同时服用抗生素,一般在术后3个月左右才可渐渐恢复正常。若需再次手术,可在创面愈合后3个月的时间内,再次手术。

物理治疗酒渣鼻

酒渣鼻激光治疗

激光主要通过四个途径与皮肤相互作用:反射、散射、传导和吸收。当一束激光照射到皮肤表面,4%-7%的光反射掉,剩余的93%-96%的光进入皮肤并出现散射、传导或吸收。散射的发生限制了光的穿透深度。光在穿过组织的同时得以传导。治疗效应仅发生于光被吸收时。当激光照射鼻部时,激光的能量被特异性吸收,血红蛋白凝固,红细胞即被破坏形成微血栓,从而堵塞毛细血管,导致局部缺氧,毛细血管被破坏,形成的微血栓局部温度升高并将热量蔓延到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后者的不可逆性损伤,即达到了治疗酒渣鼻的目的。约2-3周后皮损结痂脱落。一般激光法治疗酒渣鼻根据具体情况不同需要2-4次,治疗间隔时间一般为8-16周。

光子治疗酒渣鼻

光子治疗酒渣鼻时,是通过照射皮肤产生热量,此热量能够使病灶的温度上升,而血管中的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也可高度吸收光能,当血液温度升高时,则发生凝结并破坏血管壁(血管对表皮的升温比值达到最大时效果最好),从而破坏了扩张的毛细血管,达到治疗酒渣鼻的目的。冷冻法治疗酒渣鼻:冷冻法治疗酒渣鼻是利用低温技术作用于酒渣鼻部皮肤,继而组织内外冰晶形成,使细胞脱水、皱缩以及皮肤组织发生坏死,经历变白、结痂、脱落和恢复颜色的过程,从而达到治疗酒渣鼻的效果。

酒渣鼻多发生于表皮层及真皮浅层,对于中晚期的酒渣鼻可联合皮肤磨削法、切割法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术区及其周围消毒,将冷冻剂盛于专用喷雾器械内,对准酒渣鼻部位喷雾,使局部结冰变白,等待术后结痂、脱落和颜色恢复的过程,约一周。冷冻法治疗酒渣鼻由变白到恢复原色为一个冷融周期,每个冷融周期约为一周,根据不同酒渣鼻侵及范围的大小,冷冻周期可弹性选择。一般术后3-4天水肿开始逐渐消退。

酒渣鼻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酒渣鼻主要是消灭幽门螺杆菌(hp)及厌氧菌,减低白细胞的趋化性、肉芽肿形成和细胞的免疫反应。此外,还可以抑制皮脂分泌溶解,抑制瘢痕形成达到治疗作用。

外用药物维a酸外用制剂,对纠正酒渣鼻性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减少皮脂分泌,维持上皮组织正常角化过程有效;亦可选用复方硫磺洗剂、林可霉素、氯霉素水杨酸酊、替硝唑凝胶、甲硝霜、适宜浓度的过氧化苯甲酸凝胶,均可抑制细菌的活性。(图片来源:东方ic)

友情提示: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相关推荐
什么是阿米巴食脑虫
     阿米巴食脑虫,学名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Naegleriafowleri),是一种单细胞的原生动物,隶属于叶足纲、裸变总目、阿米巴目、棘阿米巴科。在形态结构方面,阿米巴食脑虫具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滋养体呈长椭圆形,大小约为7微米至20微米,可借助伪足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253次浏览
2025-07-11
食脑阿米巴虫怎么治疗
     食脑阿米巴虫,即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感染人体后引发的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是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以下是关于其治疗的相关内容。一旦高度怀疑或确诊为食脑阿米巴虫感染,应立即展开治疗。治疗方案通常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它能通过与真菌细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589次浏览
2025-07-11
食脑虫怎么确诊
     食脑虫,医学上称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确诊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一、临床表现患者通常会出现一系列较为典型的症状。早期可能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类似脑膜炎的表现,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颈部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507次浏览
2025-07-11
食脑虫怎么治疗
     食脑虫,即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人体后可引发严重疾病,治疗较为复杂,以下是其常见治疗方式及相关要点。一旦确诊为食脑虫感染,通常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首先是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常用的抗阿米巴药物有两性霉素B等。两性霉素B可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它能够作用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446次浏览
2025-07-11
食脑虫怎么才可以杀死
     食脑虫,医学上称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致病性原虫,可引发严重的脑部感染,致死率颇高。要将其杀死,需采取多种有效的专业手段。在自然环境中,食脑虫主要存在于温暖的淡水水域,如湖泊、河流、温泉及未经妥善处理的游泳池水等。对于这类可能存在食脑虫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766次浏览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