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化妆不整容,想要更年轻你应该知道这些 - 健康23网
发布时间:2022-10-18

当皮肤的色泽表现不同,引发的原因就不同,因此必须针对不同原因调理体质,才能真正解决肌肤不能白皙红润的根源。

【难看肤色一】惨白或萎黄

普遍原因:血虚

如果肤色是属于惨白或是萎黄的,大多属于血虚,这类女性平常会觉得很容易疲倦、头晕,有时也会有心悸。有这种情况可以从补血下手,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或者补品。不过月经来的时候,不要吃哦。

如何自察:观察舌头,会发现舌苔比较薄、白,而且也可以发现平时的经血颜色比较淡、稀。

【难看肤色二】肤色不均

普遍原因:阴血不足

皮肤如果粗糙,肤色就会不均匀而斑斑点点,这类型通常是因为阴血不足,内有燥火引发的。皮肤易长赘物,要美白就得从滋阴及清内热做起。

如何自察:引起阴虚通常是因为熬夜引起阴虚火旺,这类型也很容易失眠,火旺则容易引起牙龈浮肿,精神常有焦虑以及口干及眼睛酸涩。

【难看肤色三】暗沉

普遍原因:肾气不足

肤色暗沉通常都属于肾气不足引起,导致阴液亏损,所以要补肾气帮助黑色素代谢,让肤质更粉嫩。中医认为“劳伤肾气”,肾气先天不足要补肾,后天的问题则要健脾来补气,常用可以简单取得的补肾食物包括黑芝麻等。

如何自察:肾气不足,通常是因为太过疲累所致。觉得疲惫劳累,胃口不好。

【难看肤色四】肤色铁青

普遍原因:虚寒

虚寒的人肤色其实算白,也是因为缺乏血气,而使得肌肤白得不好看。所以必须温经散寒,改善虚寒体质后肤色红润后自然衬出皮肤的白皙,改善好气色。

如何自察:这类型的女性通常是因为平常吃太多冰冷食物,或是夏天爱待在冷气房等而引起所谓的“宫寒”体质,容易怕冷及痛经。

此外,下面这些原因也会导致肤色难看,整个人萎靡不振。

睡眠不足最容易导致肤色差劲。晚上睡眠是皮肤细胞更新最快的时候,新的细胞会生长,老化的角质细胞会排走。睡眠不足,新陈代谢功能不再畅顺,造成老化角质层增厚,肌肤失去透明感,呈现泛灰晦暗颜色,即使扫上多鲜明的妆色,也遮掩不了脸上的暗哑。

工作生活的压力使身体进入紧张状态,造成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良,脸色也暗沉下来。过度劳累的话,肌肤的新陈代谢就会减缓,角质层就会沉积,自然也就导致肤色暗沉不均。

不好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肌肤问题,比如吸烟会使微血管收缩、使血液循环恶化,肌肤因而处于缺氧状态,脸色自然黯淡。香烟还会破坏维他命c。

对于白领们来说,紫外线和电脑辐射式最厉害的,也是对肌肤伤害最大的。紫外线会深入及破坏真皮层,侵害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使其变质,在真皮层中残留成块,令肌肤失去剔透感而泛黄、暗沉。

友情提示: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相关推荐
什么是阿米巴食脑虫
     阿米巴食脑虫,学名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Naegleriafowleri),是一种单细胞的原生动物,隶属于叶足纲、裸变总目、阿米巴目、棘阿米巴科。在形态结构方面,阿米巴食脑虫具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滋养体呈长椭圆形,大小约为7微米至20微米,可借助伪足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253次浏览
2025-07-11
食脑阿米巴虫怎么治疗
     食脑阿米巴虫,即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感染人体后引发的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是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以下是关于其治疗的相关内容。一旦高度怀疑或确诊为食脑阿米巴虫感染,应立即展开治疗。治疗方案通常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它能通过与真菌细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589次浏览
2025-07-11
食脑虫怎么确诊
     食脑虫,医学上称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确诊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一、临床表现患者通常会出现一系列较为典型的症状。早期可能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类似脑膜炎的表现,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颈部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507次浏览
2025-07-11
食脑虫怎么治疗
     食脑虫,即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人体后可引发严重疾病,治疗较为复杂,以下是其常见治疗方式及相关要点。一旦确诊为食脑虫感染,通常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首先是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常用的抗阿米巴药物有两性霉素B等。两性霉素B可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它能够作用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446次浏览
2025-07-11
食脑虫怎么才可以杀死
     食脑虫,医学上称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致病性原虫,可引发严重的脑部感染,致死率颇高。要将其杀死,需采取多种有效的专业手段。在自然环境中,食脑虫主要存在于温暖的淡水水域,如湖泊、河流、温泉及未经妥善处理的游泳池水等。对于这类可能存在食脑虫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766次浏览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