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歌减压?小心致失听 - 健康23网
发布时间:2022-09-28

沉醉在音乐及电玩世界中的人们,其实不知道这些声音正损害他们的听力。有上述行为的人,今天要认真了解如何保护听觉,以免有一天醒来发觉所有声音「消失」了!

四大因素影响听觉

噪音之所以有机会损害听觉,第一视乎声量大小、第二是处于噪音时间长短、第三是音频高低、第四是对噪音敏感性。

声量越大,自然越容易令听觉受损,而同一声量,听的时间越长越容易令听力受损。从等能量概念来说,如噪音是九十分贝,只可停留在这噪音下连续八小时,如超过八小时就有机会导致听力受损。声量每增加3分贝就减少一半处于噪音时间,即九十三分贝,最长只可处于噪音环境四小时。九十六分贝则最长只可处于噪音环境2小时,一百零二分贝就只能处于噪音中30分钟。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声量大于115dba或140dbspl,便会即时令听力受损。长期暴露于噪音中,听觉毛细胞会损坏,受损越多,听到的声量会觉得越来越小声,还有可能引起耳鸣。

音频亦会影响听力,音频即高低音。声量大的高频或低频率声音,都会影响听力,一般而言,高频比低频声音更加损坏听力。个人对噪音的敏感性亦是影响因素,即是说,每个人对声量的敏感性各有不同。一般九十分贝听八小时只可以保护约九成人士的听觉,八十五分贝听八小时,只能保护约九成半人士的听觉。有些对噪音特别敏感的人较容易造成听力受损,他们可以利用护耳设备保护听觉,或者定时转换到不同声量的环境工作,减少持续暴露于噪音环境时间。

噪音过强致失听

如没有好好保护听力,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或用耳机听音乐,有可能会造成创伤性失听,短暂性失听,以及永久性失听。

创伤性失听是耳朵突然受到强烈声音**,令听力即时受损,例如有炸弹爆炸,声音及爆炸气流令耳膜穿破,致耳朵突然听不到声音。短暂性失听就像刚去完演唱会后,听力好像比去演唱会前差了一些,过一段时间,听力就慢慢会恢复过来,如果过了十六小时,听力都不能恢复,就会变成永久性失听。永久性失听就如工地上的工人日积月累下受噪音轰炸耳朵,令听觉绒毛细胞受损,会造成永久听力损失。有些人说听觉可以适应噪音,这其实是错误的说法。听久了便不觉得大声,其实正是由于听力已经日渐损坏,听到的声音变了轻微,而非习惯。

噪音亦会导致一些非听觉性损坏,例如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下的人,可能因为噪音而觉得烦躁、血压上升、影响专注力、经常头痛、记忆力变差等,在影响听力外亦造成了其他生理受损。噪音也是军事武器,一九***美国在巴拿马为了捉拿当时躲入教堂,被誉为***的诺列加总统,美军利用扬声器二十四小时对 教堂大声播放摇滚乐,经过十天后,这位诺列加总统自动投降,步出教堂。

听音乐注意事项

听音乐能陶冶性格兼减压,但不少人听力受损是因为听音乐没有留意声量与时间长短。

听音乐应留意声量

若音乐声量越大,耳朵的承受时间便越短,以一首歌3分半钟计算,四首歌便约14分钟。如声量调至一百○五分贝,只可以听十五分钟,大概等于四首歌。如以一百○八分贝来听,则只能维持七分半钟,如以一百一十一分贝,则只能听约3分钟,一百一十四分贝只可以听一分半钟,大约只等于半首歌,听一首歌就足以令听力受损。

精明选用指引

现时很多年轻人将电话或平板电脑变成流动影院,连接耳机后便开大声量投入声影中。一部质量好的耳机,如有声量安全指示或能减低外界噪音,可以减低听力受损机会。

市面上有很多不同款式耳机,主要分为入耳式和头戴式耳机。由于室外噪音多,街上人声车声加起来非常嘈杂,有很强的背景噪音,就算戴上耳机仍然会听到环境声音,故会将耳机音量调高,盖过环境噪音,耳机声量大,亦因此容易令听力受损。入耳式的圆形耳筒未必适合所有耳道形状,因为人的耳道有些是较圆,有些较狭扁,有些较直或变曲,外界声音容易从缝隙传入耳内,人们便会加大音量,因此挑选适合自己耳道形状的耳机尤其重要。

头戴式耳机的设计可以包住耳朵,不管耳道的形状,比较能将外界声音隔绝。有些更是蓝牙式耳机,声音直接从耳机发出送进耳道。一些蓝牙耳机更有抗噪功能,可灭除外界噪音。为减少外界声音进入耳道,有些耳机公司可以根据用户的耳道形状订造耳模,再连上入耳式耳机,就可以更有效减少噪音。

外出过马路或步行时,如太专注听音乐,以及耳机隔绝了外界声音,汽车鸣笛发出警示时,可能听不到而产生意外。因此,尽量要在安全的情况下,才使用耳机听音乐或观看节目。

适可而止准则

要保护听力,便要懂得适可而止。如感觉所听到的音乐声量过大,就应关小声。如出现以下情况,就要停止用耳机听音乐:觉得耳朵胀胀的,或开始痛或嗡嗡声,代表超越自己能承受程度,要停止。其实声音听得舒服就够,不需用太大音量。调校至音量的百分之五十或再多一点便足够,每次听歌半小时便要休息。有一些可以量度分贝的手机程式,可以初步了解音量大小分贝。虽然不是太准确,但可以作为参考。

友情提示: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相关推荐
什么是阿米巴食脑虫
     阿米巴食脑虫,学名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Naegleriafowleri),是一种单细胞的原生动物,隶属于叶足纲、裸变总目、阿米巴目、棘阿米巴科。在形态结构方面,阿米巴食脑虫具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滋养体呈长椭圆形,大小约为7微米至20微米,可借助伪足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253次浏览
2025-07-11
食脑阿米巴虫怎么治疗
     食脑阿米巴虫,即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感染人体后引发的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是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以下是关于其治疗的相关内容。一旦高度怀疑或确诊为食脑阿米巴虫感染,应立即展开治疗。治疗方案通常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它能通过与真菌细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589次浏览
2025-07-11
食脑虫怎么确诊
     食脑虫,医学上称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确诊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一、临床表现患者通常会出现一系列较为典型的症状。早期可能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类似脑膜炎的表现,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颈部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507次浏览
2025-07-11
食脑虫怎么治疗
     食脑虫,即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人体后可引发严重疾病,治疗较为复杂,以下是其常见治疗方式及相关要点。一旦确诊为食脑虫感染,通常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首先是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常用的抗阿米巴药物有两性霉素B等。两性霉素B可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它能够作用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446次浏览
2025-07-11
食脑虫怎么才可以杀死
     食脑虫,医学上称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致病性原虫,可引发严重的脑部感染,致死率颇高。要将其杀死,需采取多种有效的专业手段。在自然环境中,食脑虫主要存在于温暖的淡水水域,如湖泊、河流、温泉及未经妥善处理的游泳池水等。对于这类可能存在食脑虫
王超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766次浏览
2025-07-11